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征文•见证 | 再一次,改变一切

2017-02-06 何春宇 今日佳音

再一次,改变一切

每周见证




|NO.1|

有这么一种宇宙。


它来自于随机碰撞出的大爆炸,大爆炸后产生无数粒子。这无数粒子又开始了随机碰撞,经过N久的超级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反应,产生了太阳系。


太阳系里有一颗独一无二的行星,名叫地球。地球自转于闪闪发耀的星空当中。这些星球之间有着某种神秘但高度统一的数学联系,但这无关紧要。这个叫地球的行星上因为各种随机的原因开始出现了随机的大气层、水蒸气、海洋陆地、简单生命等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诺大的宇宙中,就地球随机撞到了这个好运,开始孕育自己的生命。


一开始,大海里只有一个肉眼无法看见的单细胞生物,因为自己活得很卖力,就开始随机变得复杂起来。将这个过程重复上N次,我们人类就自然而然地进化来了。

人类最初因为生产力低下,社会平等,崇拜自然神灵。等生产力提高后,那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宣言便开始主宰整个人类的命运了:

“至今为止,一切人类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

从社会分化开始后,就开始了各种愚昧、相杀、权斗、利用。一切人类的伟大遗产,都来源于对物质的追求。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人类的本质都是利己的。(亚当斯密语)


历史越靠近自己,这种矛盾与争斗只是换汤不换药。人类为了物质利益做出的一切努力在他眼里都是变着花样耍戏法。这里没有心灵,只有物质。没有修辞,只有公式。没有对错,只有占有。人如果生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则那个人本身活得也没有价值。他死了没有人纪念他,他来与不来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爱是多巴胺的产物;父母爱孩子是因为想老有所依;男女之间相爱是因为性欲与孤独;朋友间连爱都没有,只有互相利用而已。等到那些别有所图的人发现自己身上无所可图,那自己会被随时抛弃。


这个世界只有科学没有神,这个世界只认强者不认弱者。宗教是精神鸦片,麻痹自己不去与现实做斗争。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连令人畏惧的鬼他都不害怕,更别提天堂与地狱等概念。他只需要金钱与权力,那样的话便什么都有了。物质、女人、地位、邻居与朋友们羡慕的表情等等。否则学习还是为了什么呢?但他不能这么想,他想要的更多!


“要改变世界!”这是他新的崇高口号,仿佛他已经走在了改变世界的康庄大道上。为了表示决心,他甚至不惜丢人现眼而把口号写在了班里的黑板上。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么做只是在逃避一个事实:他喜欢的那个女孩不喜欢他。


这就是2013年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男生的世界观。既简单,又复杂。




| NO.2 |

“你竟然在看圣经?!”这个男生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表现得又惊讶又不失几分蔑视之感。


 “对啊……”他的哥们显得有些无底气。


 “给我也来一本!”这个男生只是本着了解与批判的态度这么说。


果不其然。夸张的寿命,神话般的洪水,过于简单的描写,还有那让人读不太懂的翻译让我对这本笨重的书瞬间丧失了全部兴趣。


 “你看,圣经在这里就预言了以色列复国……”他的哥们饶有兴趣地说道。但他听不进去。


现在已经是高三了,他的阅读量也已经颇为丰厚。可是再怎么多的知识,也弥补不了那个女孩不喜欢他的事实。他很困惑,知道自己不该老想这些事,可总是忍不住去想。自己有时间、有青春,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成就一切,而且自己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唯独感情这件事,让他感到无能为力,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强求。他深怀挫败感,开始有了一些生活欺骗了他的感觉,但读过的那些书在他脑中劝他不要舍大求小。他和他的哥们,因为喜欢同一个女孩而那个女孩都不喜欢他们,都感到很困惑。他的哥们找到了圣经,但他对圣经深感失望。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找到了一本叫古兰经的书。里面优美的文字立刻吸引住了他。更多地,他只是不想重复做他哥们正在做的事。


他开始细细地品读起来,越读越有味。他开始买了一堆关于伊斯兰教的书籍,他开始对着麦加的方向朝拜,他开始认识到有一位全知全能的神在看顾他。由于他对哲学的浓厚兴趣,他很容易便接受了一神教的神学。他确信神必然不会被偶像限制住,他必然不会有什么同伴;他就是他,远超过人类,超越时间与空间。多神教的拟人化特征实在太明显了,但真神一定是在质上就超越人类的。


于是乎,一个和谐中带着些许可笑的场景出现了。那个男生和他的哥们同坐在一张桌上,一个手捧圣经,一个摊开古兰经。他俩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他俩也从未在各自的教受洗。他俩只是在逃避,逃避来自于那个女生的事实。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那个哥们放弃了他的伪信仰。而这个男生的伪信仰依然在被坚持着。




 | NO.3 |

大一结束了,那个男生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自己相隔一年的家乡。他很疲惫,因为他已经丧失了改变世界这个梦想。他很迷茫,因为那位高高在上的神并没有给他很多祝福。他很困惑,因为这一年来他的表现实在过于糟糕。在精英聚集的大学里,他的梦想看起来既不现实又很廉价。毕竟很多人小时候都梦想过要当科学家、漫画家、武术家、时尚服装设计师等,改变世界不过是在这些的基础上叫得更响亮一点。没有人会对躲在象牙塔里梦想改变世界的人投出一瞥。


在三个月的假期里,发生了一件事。


一日清晨,一辆载着暴徒的卡车冲进了他家乡的一个早市,他们一边冲撞手无寸铁的老人和孩子,一边从车窗外扔出自制炸弹。这个事件立马占据了当地各大新闻媒体头条。


他就站在电视机前,放弃了自己的伪信仰。


他又满载怨恨地回到了无神论者的状态。他无法忍受那个高高在上的神会允许自己的信徒干出如此邪恶的事情。即便当时其他信徒都严厉谴责这种行为,努力为自己的宗教所开脱。但为时已晚,他已和宗教无缘。


“Quid est veritas?”(拉丁语:什么是真理?-约翰福音18:38) 罗马总督彼拉多在面对拿撒勒人耶稣时问出了这个千古一问。而那个男生将在大二这年寻找到一个自己怎么也预见不到的答案。




| NO.4 |

他的无神论信仰早已没有像以前那么坚定了。与其说他又回到了无神论者,不如说他变成了一个无信仰的人。


他之所以再也回不到以前的那种无神论状态,一来是因为一神教神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二来也是因为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实在太难以拒绝承认有神。根据他的经验和回忆,他一切的一切都像是被安排好的。从他的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从他被家人欢欣地轮流抱的一刻起,从他上幼儿园时拿着算盘与小同学们模仿打枪的一刻起,从他在小学时被发小们围起来讲游戏的一刻起,从他在初中时第一次与暗恋女孩对视的一刻起,从他被八一中学PGA国际班录取的一刻起,从他双脚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刻起,从他放弃那曾经的伪信仰的一刻起,他就相信,这些命运的背后一定有一位主宰,让他能够满心欢喜地看到自己人生的一幕幕幸福与成长。统计学和多巴胺已经无法在解释上满足他的感激之情了。


他对他过去的感觉是对的,但不完全对。因为他当时所不知道,他的未来也已经被安排好了。


那是他大二刚开学的一个下午,他被一个弟兄邀请去参加查经班的活动。由于他的无知,他误以为是“一边喝茶一边看圣经”(茶经班)的温馨文艺活动,他就所幸答应了。第一次去查经班的印象很不错,虽然没有茶可以喝,但圣经是看的,然后团契里的人也都超nice。这个团契给这个男生的感觉不太一样。首先这里的人在谈论圣经时,态度是很开明的,没有一味的灌输;其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过了一个小时查经后就开始有点心与交通的活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们没有给他一种“被洗脑”的感觉,反而在交通时感觉很正常,就好像他们的信仰已经完全和他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了一体。基于这三个好感,他开始频繁地参与查经班的活动。虽然他最初的目的是本着了解圣经和西方文化去的,而且他对于自己庞大的阅读量的骄傲没有丝毫悔改,坚信自己读过很多比圣经有意思有用得多的书籍。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骄傲也开始渐渐地流逝。圣经作为神的话语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




| NO.5 |

他自小就对爱充满了敬意与轻视。


看似矛盾的两个属性,在他这个简单粗糙的大脑里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之所以充满敬意,是因为他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把爱字常挂在嘴边。他将爱和喜欢分得一清二楚。可惜的是,那时的他只看到了异性之间的爱。


之所以附带轻视,是因为他的年轻,让他认为爱与努力产生了冲突;也是因为他的青涩,让他觉得爱比起梦想来说总是低端那么一些。


他在高三时发了一个有意无意的小誓言:


“在没有真正认识爱之前,自己是不会去爱的!”


稚嫩,但又严肃。就像许多年以前那些在学校里发誓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救国救民的那些青年们一样。先给自己立上一个崇高的目标,并且朝着目标不断地前进,但最后都输给了现实、自保与权力倾轧。


现在,他距离认识爱就差一步了。只不过,他比那些败给现实的爱国青年们幸运得多。




| NO.6 |

2014年11月,哥伦比亚华人教会的高荣德牧师第一次来到他上学的地方去主办特别敬拜。他早已忘却了讲道的内容,因为高牧师那特别的、充分集合了广东腔的普通话让他根本没法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投影屏上。


讲道结束后,他让在场的所有人闭上眼睛,低下头,一起祷告。那个男生还在艰难地适应牧师的音调,但他很神奇地听清楚了最后几个字:“.…..请举手”


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举起了手。但为了确保一下,他还是很细微地睁开了一点点眼睛。因为他的眼睛本身就小,所以这么个举动跟本不可能被发现。


结果他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里只有他一个人举起了手。


之后,高牧师和团契的老师们都很窃喜地看着他,让他感到很诡异。高牧师告诉他一会去一下内室,他有话要跟那个男生说。


果不其然,一进内室,高牧师就开始跟那个男生亲切地交谈起有关于做决志祷告的事情。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时间回到曾经一次普通的查经聚会里。

当时正在讲耶稣。


他们查经班的人一起讨论过了有关于耶稣的神迹、教导、门徒等等。那个男生比较不耐烦。因为这种故事他早已听腻,千篇一律,没有任何趣味与现实意义。甚至穆罕默德都比耶稣伟大,人家毕竟也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及征服者。他对这个加利利农民的感觉甚至不如曾经自己的伪信仰的主角那样强烈。


但是接下来所查的经文,改变了一切。


“Wait, wait, wait. Hold on. 神亲自替我们死了?!”他的脑中这么问道。


“神不都一直是高高在上,接受愚蠢卑贱的人类的敬拜吗?祂那么圣洁,对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求那么高。祂那么无所不能,坐在天上指挥一切,惩罚恶人,祝福善人。我们都要在祂面前胆战心惊,因为祂掌握我们所有的命运。为了让祂喜悦,我们都要贡献出自己的财产或者虔敬的行为。神看起来和人类距离那么遥远。所有宗教里的神不都是这样吗?”


“这个耶稣到底是谁?祂既然原先是神,为什么亲自降临到人间?祂为什么要祝福那些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人?祂为什么还会去给自己的门徒洗脚,而不是让他们给他洗?祂为什么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死亡,还会义无反顾地去扛起十字架走向刑场?”大而可畏的神为人类而死,这是那男生第一次听说的新奇观点。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在耶稣受难记这个电影里,耶稣被可怖的罗马刑鞭抽打的时候,血溅满了地面,场面极其恐怖。很多心小的观众抨击梅尔吉布森,说他不该把场面拍得这么血腥。可是这个男生想到了什么呢?他的心并不大,他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血迹。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亚当和夏娃欺骗神偷吃禁果。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该隐拿起石块残杀了亚伯。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奴隶主屠杀奴隶去陪葬时的狰狞笑容。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中世纪神职人员对孤独贫困灵魂的践踏。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西班牙骑士挥剑砍掉印第安妇女的头颅。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大革命时期巴黎街头的警察拔起手枪滥杀无辜。


一鞭下去,他想到了纳粹集中营里那一个个期盼着救世主到来的无望眼神。


在这一鞭鞭的鞭打下,他的心灵与耶稣一起受到鞭打。曾经读过的书籍与历史,在这一刻与他的情感连接了起来。他的书没有白读,他立刻就发现了人世间的罪恶。


在耶稣和十字架被举起来时,他的心也被举起来了。在耶稣临死前说道“成了”时,他的历史与宇宙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神自己把自己钉在了十字架上,神自己替人类去背负了罪恶。


多么荒唐的逻辑!象征着死亡的十字架却是神的胜利和荣耀!祂离死亡越近,祂离目标就越近!最后临死前那句“成了!”更是荒唐无比!荒唐到让他只剩下眼泪在抗议。再壮烈的希腊悲剧,也比不过这个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它撕扯着男生的灵魂、骄傲、荣耀、卑贱、自尊、野心和缺陷。祂早已与宗教无缘,却又与这么一个同时装载着荣耀与失败的人结上了不解之缘。

“那么你想好了吗?”高牧师问道。

“想好了。”他回道。




| NO.7 |

有这么一种宇宙。


那里的数学公式、物理规律和生化反应仍然存在。那里的权斗、自私、冷漠与罪恶仍然上演。地球在宇宙里仍然渺小,自己更是如海边的一粒沙。但是,在这一切曾经看为黑暗的背后,多了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曾经冰冷黑暗漫无目的的宇宙。自己不再一文不值,自己不再惧怕死亡。自己又回到了改变世界这个起点上,而自己的背后,正在被那个烈光所照耀。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翰福音1:9


这就是2016年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男生的世界观。既平凡,又伟大。



作者简介

何春宇,21岁,杜鲁门州立大学大四学生,专业哲学,辅修古典学和商科。2014年12月26日受洗,信主到现在收货颇丰。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约翰福音1:9|


更多获奖征文 ▼

 ‍一等奖:出黑暗入光明

 二等奖:苦难来临,我在恩典中重生

 二等奖:我就这样背起十字架

☑ 二等奖:千里烽火万里情

圣经目录灵修查经语音朗读

向今日佳音公众号发送 ‘圣经’,进入在线圣经

发送 ‘太10’,查询 ‘马太福音第10章’ 经文

发送 ‘耶稣’,查询出现 ‘耶稣’ 两字的经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